党建篇
事业篇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本期专栏,继续聚焦二十届三中全会,学习宣传贯彻全会精神,带领广大党员了解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深入学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相关部署。敬请关注!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作出的战略部署,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是党领导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从实践经验和现实需要出发,中央政治局决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65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党的二十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上)
-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下)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下)
-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上)
-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下)
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下)
-
习近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
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的第一站就选择了广东。此行,他向全党全国发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动员令。回京20天后,十八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出了那句后来被广为传颂的话:“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十多年来,在夙兴夜寐的忙碌中,习近平总书记不断谋划改革全局、推动改革实践。他主持召开了70多次中央深改领导小组和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重大改革方案的每一稿,他都认真审阅,逐字逐句亲笔修改。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从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入手,重点突破、全面布局。2024年适逢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将带领14亿中国人民,共同谱写新时代改革更加波澜壮阔的新篇章。
-
划时代的伟大变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问题为导向,改革全面发力,不惧矛盾的漩涡,直面问题的症结,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隘,完成了一项项艰巨任务。在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把脉定向,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为什么改、为谁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武器。
-
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的鲜明特色
对于一个有着960多万平方公里、14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十年多的时光,能发生什么?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的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征程上,十年多的时光中,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神舟”飞天、“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组网、“奋斗者”下潜;中国不但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还建成世界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自主创新成果喷涌而出。十年多的时光中,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台阶,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崭新篇章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中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十年多来,来自中国的思想和实践,不仅改变着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影响着人类前行的方向。从脱贫攻坚到共建“一带一路”,从全球安全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到全球文明倡议,中国不断为广大命运与共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不断为世界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创造全新机遇,不断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贡献出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