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区的京西门头沟,有这么一群党员干部,在面对新一轮疫情到来之时,他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令而动、向“疫”而行、尽锐出战,勇担保卫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担。他们昼夜工作,连夜摸排大数据派单人员,24小时面对枯燥的数据,快速、高效、精准锁定每一个涉疫风险人员,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构筑数据堡垒。他们坚守初心使命,牢记“国之大者”,充分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舍小家为大家,从深夜到凌晨连续奋战防疫一线,生动诠释了京西铁军的责任担当与时代风采。
5月16日凌晨,门头沟区发现一例新冠病毒肺炎阳性人员,区委主要领导连夜调度指挥,全区上下迅速行动,三公(工)联动,第一时间进行转运隔离、流调溯源、风险排查,并划定封(管)控区及电子围栏,确保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同步做好集中隔离人员和封(管)控区居民的生活服务保障工作。与此同时,全市近期连续出现几起聚集性疫情,我区大数据派单人员不断增多,防疫一线排查落位压力陡增。全区上下连夜组织动员,紧急抽调各单位骨干下沉一线进行支援,24小时连续开展工作。
“您好,我是门头沟区防疫人员,请问您最近去过……吗?”一个个电话耐心细致,“您好,打扰您,我是社区工作人员,想问您一下去过……吗?”一次次敲门温柔轻巧,“您好,请不要着急,请您严格遵守防控要求,有我们在请您放心。”一次次沟通暖心抚慰。5月17日深夜,我区1000余名机关下沉干部与镇街、社区(村)干部一起,发扬京西铁军连续奋战精神,连夜排查落位大数据派单人员,细致高效做好电话沟通、说明告知、信息比对录入等工作,事不过夜做好大数据派单人员排查落位。
睡意朦胧的“疫”然奋战:他们冲锋在前,疫情防控有速度。门头沟区最大的封(管)控区位于永定镇,17日深夜,全镇接收到电子围栏大数据派单人员,镇班子分组包干带领全镇干部第一时间开展核查工作,150余名下沉干部有的离开刚刚熟睡的孩子、有的驱车近一个小时从城区赶来、有的从封(管)控区的门口下了夜班,连夜赶往永定镇,以最快速度、最高质量、最严标准,加入大数据派单人员落位核查工作,与疫情赛跑。
18日凌晨1时许,东辛房街道收到电子围栏大数据派单后,街道迅速向所有机关干部及社区(村)干部发出“十万火急鸡毛信”,召集全体干部连夜加入“夜战”大军!街道、社区(村)干部与下沉干部团结一心、不畏艰难,心中时刻牢记“门头沟不能失守”“东辛房不能失守”的必胜信念,火热投入到大数据派单人员核查落位工作中。在王平镇、在雁翅镇、在城子街道,深夜的疫情专班内依旧灯光通明,电脑屏幕上一组组数据正经专班干部逐一电话排查,以“分秒必争、不漏一人”的决心投入疫情阻击战中。
协同配合的战“疫”一线:他们担当作为,疫情防控有力度。17日深夜,军庄镇、龙泉镇、斋堂镇防控办内的电话和敲击键盘的声音还在此起彼伏。办公室里,00后的“新生代”还在担心凌晨两点多,熟睡中的市民可能不接电话,有抱怨情绪。70后的“老同志”成了师父,在师父的细心指导下,“新生代”干部拨打了第一通电话,通过耐心问询、真诚用心,收获了市民的耐心回复。“有了老大哥的指导,第一通电话打完,市民也很配合,还对我说谢谢,我很感动。再打我就有信心了,有师父就是好。”通过“传帮带”的示范培训,军庄镇的年轻抽调干部实现立即上岗。
18日凌晨00:52分,已经在单位居住第7个夜晚的潭柘寺镇专班干部小张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叫醒,大数据派单有97单,撑开行军床临时成了大数据派单人员分工的办公桌。“咱们这组派单人员,居住在外区和外镇的比较多,一定要做好解释工作,把备注写清楚。”小张在与专班同事完成派单分工已是凌晨1:07分,6个小时之后,他们还要参与核酸检测现场引导工作。
雁翅镇是深山区镇,18日凌晨,灯光下的专班干部正写写画画、敲敲打打,急切地处理大数据派单工作。“我负责这部分”“我这边打完了,你那边还有吗?分我几个”在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他们24小时在岗在位、协同配合,齐心奋战疫情一线,以抗疫有“我”之基,汇聚万千“我们”之力,在疫情大考面前,展现来之能战的坚强力量。
为民服务的“疫”线故事:他们服务暖心,疫情防控有温度。清水镇紧邻市界,除大数据派单人员排查外,还要做好卡口防疫工作。“凌晨的电话最难打,电话接通的几率也不断下降,电话沟通的关键是耐心细致”,这是清水镇干部总结的好经验。遇到个别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一边表明身份,一边表示歉意,耐心劝说,仔细询问,尽量在挂电话前把相关的信息核实准确,确保每一通电话都不浪费,都不白打。
妙峰山镇、龙泉镇、大台街道也在日复一日的核查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被派单的市民也不容易,他们有时不理解是正常现象,但工作还是要做下去,要用我们的倍加努力和真诚换取群众理解支持,争取疫情防控歼灭战的最后胜利”,这是无数干部的抗疫体会。在深夜核查中,市民群众为抗疫作出了贡献,我们要用真诚与真心,用我们的努力付出和优质服务,争取市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