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在一线
通州区九棵树街道以“五治”促“五有”,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线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22-05-25

为全面落实中央、市委、区委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坚决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通州区九棵树街道紧盯疫情防控中的关键环节、重点问题,构建善治引领、精治固本、共治强基、智治支撑、法治保障“五治”融合的疫情防控体系,迅速响应、精准施策,确保各项工作 “有序、有形、有力、有术、有效”开展,筑牢街道疫情防控防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善治”引领,工作责任落实有序。本轮疫情发生后,九棵树街道党工委迅速响应,成立疫情处置领导小组,统筹各相关科室激活指挥体系。班子成员每天召开专题部署会,围绕追踪排查、封控管控、保障供应、宣传引导等工作密集部署。出现临时管控区后,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设立3个管控现场指挥部及临时党支部,包社区党工委委员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包社区干部、社区工作者、派出所民警、在职党员和物业人员统一由临时党支部指挥调度,形成全员联防联控工作机制。街道党工委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压紧压实责任,织密收紧疫情防控网,加强人员摸排,严格管控重点区域、重点人群,统筹做好核酸检测,坚决守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线。

“精治”固本,防控措施推进有形。九棵树街道在开展临时封控区、管控区疫情防控工作时,以“精心、精准、精致”为工作要求,严格细化管理制度,筑牢疫情防控坚强防线。针对封控区严格实行“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措施的要求,各临时封控区单元门设置2组警戒线、2个看护值守点,由4人进行24小时值守,及时摸排处理临时管控期间区域出入口及相关护栏破损风险点位,并安排41名保安员24小时值守。同时,以“一核、两站”为工作主线,以临时党支部为核心,搭建党员服务站与便民服务站,在临时管控区引领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共克时艰的强大合力。每个站点至少配备社工、党员志愿者和物业工作人员各1名,合理规划工作值班表,并设置民意登记表,及时了解民需、民难。针对居民的需求,通过“敲门行动”等举措做到迅速处理、立刻反馈,街道党工委及临时党支部有序协调安排临时管控期间急需外出就医的群众闭环转运至医院,为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群搭建起就医“绿色直通车”。

“共治”强基,群防群控引领有力。辖区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到群防群治中,140余名机关干部迅速下沉一线,24小时在岗在位,扛起分包责任,协助开展核酸筛查、消毒消杀等工作,与社区干部群众一道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广大党员勇往直前、率先垂范,共有24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200余名社区和村工作人员、300余名志愿者积极参与防控工作,组建党员突击队、青年先锋队,积极亮身份、当先锋,主动在核酸筛查现场担任起“广播员”“秩序员”。辖区共治效果显现,多家辖区企业捐赠蔬菜、水果、牛奶等物资,协调“蔬菜直通车”,满足临时管控期间居民购物需求。各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积极发挥作用,协调辖区物业服务企业、非公企业形成“党支部—居委会—非公企业—物业—社会组织”五位一体、五方共建的共治体系,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无盲区。

“智治”支撑,防控效能提升有术。在街道党工委和临时党支部的指挥调度下,工作人员利用“问卷星”小程序逐楼摸排管控、封控人员名单,逐一通知未回家居民迅速妥当返家隔离。摸排滞留在小区的非本小区居民,建立起封控区人员信息台账、特殊人群台账,汇总需求,做好研判。同时,街道抽调专人成立大数据排查组,通过手机信号定位排查风险地区到访人员,核实后第一时间向社区反馈数据,根据管控政策采取居家观察、健康监测等不同措施。

“法治”保障,社会根基筑牢有效。九棵树街道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宣传阵地及时通报确诊病例行程,切实让居民掌握最新疫情情况。同时,通过制作张贴通知海报、悬挂宣传条幅、利用大喇叭不间断播放疫情防控音频、利用微信推送转发致街道居民的一封信等形式,不断提高居民群众对疫情防控的认识,共印制发放两万份《致居民的一封信》及两千份《致党员的倡议书》,引导居民落实个人防护、居室通风及遵守防疫各项规定等要求,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做到科学看待疫情、科学防控疫情,共同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