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疫情多发频发,本市又突发数起独立传播链条的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通州区各单位按照“快、严、准、实”要求,快速响应、管控风险,迅速阻断病毒传播链条。
北苑街道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慎终如始,从严从细做好辖区疫情防控检查工作,进一步落实落细辖区重要场所疫情防控措施。
加强巡查,不留盲区。严格排查辖区内“三类场所”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严查扫码测温、“一米线”设置、口罩佩戴、店内消杀情况等关键环节。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队员及时记录、及时公示,现场督促整改、定期跟踪复查,确保持续监控、严防问题反弹,不留执法盲区。
突出重点,加强管控。综合行政执法队特别加强辖区餐饮、商超、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等重点行业风险人员的排查工作,要求企业人员增加核酸检测频次,对涉及冷链人员加强管控,要求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筛查。
强化宣传,提高意识。执法队员对大型商超和商务楼宇开展“再宣传、再告知”工作,强化商户主体责任,增强商户疫情防控意识,形成群防群控强大合力,有效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为推动疫苗接种,构筑免疫屏障,潞城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广泛发动,组织符合接种条件的群众“应接尽接”,稳妥有序做好疫苗接种工作。
为让新冠疫苗接种知识入耳入心,潞城镇积极创新宣传形式,多层次、多角度、高密度进行疫苗接种知识宣传,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接种宣传“到位”又“到家”,保证全辖区无死角、全覆盖。
线上持续发力。“小喇叭”发出“大声音”。潞城镇利用“村村通”广播播出疫苗接种宣传“最强音”,各村自编新冠疫苗接种顺口溜,呼吁辖区百姓尽快实现“应接尽接”。“指尖宣传”延伸“宣传触角”。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优势,利用微信公众号“e潞同行”、镇报《潞城人家》、“文明潞城”APP、视频号“e潞同行”及微信群等多个平台,使新冠疫苗知识深入人心。“疫苗百事通”提供“最全科普”。潞城镇邀请甘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疫苗百事通”小臧医生入驻“文明潞城”APP,通过“小臧话健康”,持续更新解答疫苗接种相关问题的视频。
线下广泛联动。为持续推进6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工作,潞城镇成立多支流动医疗队,入户为有接种意愿、健康状况允许,但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实现让疫苗“多跑腿”、村民“少跑腿”。同时,各村“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进行疫苗接种工作宣传,通过一对一讲解,让老年人消除顾虑,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动态掌握各户疫苗接种情况,对未接种的村民进行再劝导、再讲解,推进共筑疫情防控免疫屏障。
西集镇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疫苗接种,不断缩短疫苗接种服务“最后一公里”,做到疫苗接种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切实推进构筑群体免疫屏障。
强化组织领导。西集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将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个个肩上有担子,人人身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包片领导强化监督,包村干部入户宣传,确保“应接尽接,不落一人”,有力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加大动员力度。为做到精准动员,各村完善接种台账,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动态掌握村民接种情况。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逐家入户动员,针对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符合接种条件的老人,安排专业医务人员逐一研判鉴诊,确保老人顺利接种疫苗。
做好服务保障。西集镇组建流动接种队,提供送“苗”入村、送“苗”入户服务,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困难群众开通“绿色通道”,不用出村、出屋就能接种疫苗,切实做到让疫苗“多跑路”,接种群众“少跑腿”。同时,通过发放健康包,安排专车接送,提供贴心陪护、暖心搀扶、有序引导等志愿服务,让老人接种过程更贴心。
永乐店镇与河北省廊坊市交界,始终紧绷疫情防控弦,全面部署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全力应对疫情防控多变形势。
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永乐店镇小甸屯村地处与廊坊市经济开发区交界处,周围企业众多,人员流动性大。面对当前疫情形势,小甸屯村党支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迅速行动,成立58人组成的疫情防控小组,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10名村民代表担任协管员,疫情防控小组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对廊坊市与小甸屯村交界处的进京小路进行物理围堵,协管员每日在物理围堵处进行巡逻,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协管员及时开展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人员自摸排行动,通过“自摸排+大数据摸排”的方式加强人员排查,精准掌握人员情况。
加强人员服务保障。严格落实监管责任,协管员与所管辖片区居家观察人员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居家观察人员每日健康状况和生活需求,及时提供代购、代送生活物品、代跑代办等便民服务。此外,及时处理河北省通讯信号干扰导致“健康宝”出现弹窗异常的情况,为疫情防控提供精准数据,为群众正常生活和出行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