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在一线
通州区各单位持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22-04-06

面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通州区各单位从严从紧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持续加强疫苗接种工作,不断提高疫苗接种率,切实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新华街道各工作站加强送“苗”上门,积极开展疫苗接种不停歇,不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积极做好疫苗接种动员摸排。绿地保利工作站与物业管家到绿地一期和二期、保利T2等写字楼积极动员企业做好疫苗接种工作,要求企业落实好“四方责任”,建好企业员工疫苗接种台账,对未接种疫苗的员工进行督促,做到应接尽接。

有序开展疫苗集中接种工作。为更好地方便企业员工和公寓住户接种疫苗,运河商务区绿地保利、新光大工作站在保利大都汇底商临时疫苗接种点开展疫苗接种工作。此外,侨商工作站在源头岛建筑工地生活区开展疫苗集中接种工作。包片领导、包社区干部及时到现场指导并协助维持现场秩序,严格落实测温、扫码、消毒等各环节,推动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

西集镇紧绷疫情防控弦,积极谋划部署,精心组织,加大新冠疫苗入村接种服务力度,全力推进60岁及以上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稳步提高新冠疫苗接种覆盖率。

为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各村根据“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原则,认真对照户籍台账及人员接种信息台账,精准到户到人,对接种台账进行再核实再检查,准确详细掌握未接种人员的身体状况和未接种原因,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此外,各村通过大喇叭、入户宣传等方式,普及疫苗接种知识,向村民宣传说明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引导村民做到应接尽接、应接快接。

针对行动不便不能出户的村民,西集镇疫苗接种专班积极调度,主动向前一步,协调医务人员提供上门接种服务。郎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家庭医生团队为单位,统筹各团队签约老人群体的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在网格化管理机制下,积极开展签约老人群体的疫苗接种工作,通过让疫苗多“跑路”,老年人少“跑腿”,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守护镇域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为进一步筑牢免疫屏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马驹桥镇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持续发力推动辖区疫苗接种工作。

本着“愿接尽接、应接尽接”的工作原则,马驹桥镇统筹桑德集团和各村居委会,为辖区百姓尤其是老年人提供贴心服务。一是节假日不休,设立固定接种点。马驹桥镇在桑德集团内设立固定接种点,科学划分测温区、登记区、接种区、留观区等,全程提供优质规范的疫苗接种服务。二是每天流动接种,为全镇群众送“苗”进村居大门。马驹桥镇持续设立流动接种点位,各村、社区一周到两周安排接种一次。三是零距离服务,为行动不便老人送“苗”进家门。针对各村居有接种意愿,但因行动不便或自身原因不能前往接种点接种的老年人,进行人员摸排登记,由通州二院医生上门接种,切实做到让疫苗“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面对当前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团区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精心策划推文、开展志愿服务、深化“小手拉大手”等方式,着力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让团旗紧跟党旗飘扬在战斗一线,为助力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一是靶向发力,直击接种“痛点”。针对影响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痛点”,在“青春副中心”微信公众号迅速策划推文,并联动多家媒体平台开展同步宣传,通过图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科普老年人接种疫苗的必要性。二是扩大服务,强化群防群控。在城市志愿服务站点设置以疫苗接种为主题的易拉宝,发放接种疫苗指引宣传单,重点加强老年人群疫苗接种宣传,引导群众自觉接种新冠疫苗。三是“小手拉大手”,共筑免疫屏障。联合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开展“红领巾好声音”活动。以“红领巾好声音,童心抗‘疫’”为主题,通过“青春副中心”微信公众号开展系列宣传活动。邀请区内专业医务人员,走进辖区学校开展防疫相关知识讲座。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广泛发动在校学生动员父母及身边的亲属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不断扩大免疫屏障保护圈。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