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在一线
丰台区深化医社协同联动筑牢社区公共卫生网底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21-01-04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丰台区坚持党建引领,扎实推进社区治理20条措施,以“双进入”和“智慧家医”为抓手,推动社区卫生服务深度融入基层治理,构建“大社区”医联体系,筑牢社区公共卫生网底。

一是创新医社协同机制,构建“大社区”医联体系。坚持街乡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力量下沉,将社区疫情防控与卫生健康管理结合起来,构建基层“拎起来一条线,放下去一大片”的“线片结合”的“大社区医联体系”。工作中,积极推进“双进入”工作,全区420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兼职担任街道主任(乡镇长)助理或村(居)委会主任助理;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最大限度将社区干部、家医、民警、社会单位、物业服务企业等各类资源纳入公共卫生委员会,加强协调联动,强化信息共享,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时将日常发现的问题向社区通报反馈,提升早期监测预警能力。

二是推动工作靠上去,夯实疫情防控基础。完善基层社区防控架构,强化公共卫生委员会和社区联动职责。突出社区家医人熟、地熟、底数清的优势,指导密接者进行居家医学观察,开展心理状态疏导和送药上门等服务;发挥社区卫生工作者专业优势,与社区共同开展风险防控,分析辖区疫情防控重点和风险点,参与社区疫情防控巡查督导,开展社区环境消毒、涉疫垃圾处理、突发卫生处置等培训;建立社区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响应机制,定期开展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实现不同社会组织、人员、物资的自发启动与响应,不断提升社区的预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是推动服务走进去,提升居民获得感。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医社联动服务半径。重心下移,增强主动性。社区设立“智慧家医”为民服务站,对高龄、独居、重病等行动不便群体,定期上门诊疗;与天坛医院等大型综合医院结对医联体,签约居民享受“转诊三优先”服务。立足线上,提升便利性。建立“远程会诊中心”,为有需求的签约居民申请专家远程会诊;开通“空中课堂”,联合市区级专家,为居民普及疾病预防常识;开设“虚拟药房”,为有需要的人群开展送药上门服务。坚持长远,增强科学性。开展健康教育,引导居民健康生活方式,远离非法保健品欺诈;完善精神类疾病人群管理,破解社区处置能力不足难题。固化疫情期间文明生活习惯,引导居民开展垃圾分类、保持社交距离、推广分餐公筷、看病网上预约等健康生活方式;整合各专科资源,引入多发疾病的早期筛查、干预研究项目,全方位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构筑人民身体健康安全屏障。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