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在一线
房山区引导社区(村)群众科学佩戴口罩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20-06-05

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倡导大家养成经常佩戴口罩、随身携带口罩的良好习惯,房山区加强口罩等物资储备调度,强化宣传提醒,积极引导社区(村)群众科学佩戴口罩,加强自我健康防护。

加强物资储备,确保口罩等物资充足。强化民用物资调拨,截至5月24日16时,区物资保障组累计为区交通局、区委政法委等10家重点单位调拨口罩、消毒液、测温枪、喷壶(喷雾器)等防控物资73批次,总件数291224件,总金额253.76万元。加强对全区口罩等防疫物资销售和储存情况的监测,确保底数清晰,储备合理。截至5月25日16时,区物资保障组监测的宏联、华冠、美廉美、永辉、京东、家乐福、金点点等7家区内重点连锁商超,累计销售口罩429万余件,目前库存25498件。截至5月25日16时,共有23个乡镇自行采购口罩、消毒液、手套、喷雾器、测温枪、温度计等防控物资合计363万余件。如,窦店镇每周固定为社区(村)工作人员配发口罩等物资,确保每名工作人员口罩配备每天不少于一个。

加强业务指导,确保科学佩戴。由区医疗保障组牵头,持续加强对佩戴口罩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宣传力度,讲解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什么环境下需要佩戴口罩、如何选择不同防护级别的口罩等,提高社区(村)群众佩戴口罩的意识。区疾控中心组织开展公众问卷调查,了解社区(村)群众佩戴口罩的意识是否提高、方法是否正确掌握,有针对性地进行反复宣传,并组织医护人员等专业力量到社区(村)等场所进行现场指导。明确规范佩戴口罩“四规范”:一是戴前摘后要洗手;二是分清上下与内外;三是紧贴面部、避免漏气;四是摘取避免触摸口罩面外部。依托党员志愿者队伍和社区楼门长,打造街道和居委会指导科学佩戴口罩的移动阵地。

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知晓率。利用区政府网站、“北京房山”APP、电视、广播、官方微博微信等区内媒体平台,发布关于科学佩戴口罩信息900余篇,累计阅读量7万余次,电视滚动播放科学佩戴口罩提示要求等,累计10万余次;累计悬挂关于科学佩戴口罩类的条幅标语1200余条,制作宣传栏(展板)和“提示桌牌”200余块;在户外249个电子显示屏播放宣传视频,发放科学佩戴口罩相关宣传折页(手册、海报)20万余册(张);各社区(村)广播(喇叭)循环播放疫情防控要求。疫情下调至Ⅱ级响应防护阶段,通过公众号发送“北京应急响应‘降级’14个健康防控指引更新啦”(5月6日),对户外活动和乘坐公共交通进行防控指导;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阶段,通过微信公众号发送“常态化防控下公众佩戴口罩指引”(5月22日),及时跟进指导。在社区(村)公开栏等显著位置,张贴国家卫生健康委制作的《一图读懂 新冠疫情低风险地区,公众应该如何戴口罩?》

加强监督提醒,确保应戴尽戴。通过每日召开的区社区防控组工作例会,及时传达学习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公众科学戴口罩指引(修订版)》和北京市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公众佩戴口罩指引(第四版)》。依托区、街乡两级监督检查组,发挥10个区委防控督查组、8个行业主管部门督查组、24个街乡督查组作用,结合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监督指导,通过区级提、乡镇(街)点、社区(村)查等方式,确保把佩戴口罩要求落到实处。如,区机关服务中心,在食堂电视上滚动播放中宣部、国家卫健委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制作的《佩戴口罩的特别提示》,并在用餐时间,卡口常态化配备4-5人,负责监督检查,对未按要求佩戴口罩人员进行劝阻。燕山工委组建多个义务劝导队,在辖区不定时巡查,劝导人员科学佩戴口罩,并对不同场景下戴口罩提出科学建议,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安全健康。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