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在一线
平谷区马坊镇英城村:村民自治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20-04-10

马坊镇英城村位于平谷区西南部,马坊镇域北部,东北距平谷城区15公里,泃河、金鸡河穿村而过,密三路从村西穿过。英城村域面积3.88平方公里,东至泃河西岸,西至金鸡河东岸,南至京平高速桥北,北至物流园区。在册户籍720户,常住人口2311人,流动人口257人;村“两委”干部7人,支部党员81人。自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以来,英城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以“制”防疫、以“督”防疫、以“知”防疫、以“情”防疫,强化村民自治,筑牢疫情防控坚强堡垒。

定制度,以“制”防疫明责任。镇党委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后,英城村党支部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建立“两委”联席会制度,坚持每日一部署、一研究、一落实。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临时党支部和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一系列防控工作制度、工作规范,确保定岗、定责、定人。一是压紧压实村“两委”干部责任。制定《马坊镇英城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方案》《马坊镇英城村“两委”班子成员疫情防控工作职责》,村党支部书记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和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其余6名村“两委”干部分设在日常工作、社会排查、监督检查、宣传舆情、综合维稳组、综合协调和后勤保障岗位。二是规定规范工作人员岗位职责。针对卡口值守人员、网格员等工作人员,分别制定《马坊镇英城村卡口职责》《马坊镇英城村网格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明责、人人知责、人人履责。三是深化细化行业管理措施。制定《马坊镇英城村“十小”行业疫情防控措施》《马坊镇英城村疫情防控期间出租车管理方案》,加强对“十小”行业和出租车的管理。

严督导,以“督”防疫促落实。英城村采取日常督导与专项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本村防控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规范落到实处。一方面,坚持每日一次常规工作督导。日常督导组由1名包村领导+7名村“两委”干部组成,通过“24小时视频监控”和“实地工作指导”的方式,每天对2个卡口的测温、消毒、登记工作,以及夜间巡逻、数据上报等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出现不到位的情况时,第一时间通过对讲机或现场指导的方式督促整改。另一方面,坚持定期开展行业专项督导。专项督查组由2名包村干部+2名下沉干部+4名志愿者组成,针对本村17家已营业的“十小”行业,以英城大桥为界,分两组对其采取的消毒、通风、测温、控制人流量等防疫措施进行逐户检查,做到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强宣传,以“知”防疫齐动员。一是知常识。采用广播、微信、入户走访等方式,对病毒预防知识、疫情防控常识进行宣传。设立广播员,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对防控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在英城村委会门前的活动广场显示屏上,每日滚动播放一小时防疫宣传片,做到防护常识宣传全覆盖、范围无死角。二是知规约。制定《马坊镇英城村疫情防控村民临时规约》,明确“六严”内容——严禁人群聚集、严管外来租户、严查返京人员、严格出入登记、严控“十小”行业、严惩违规违约,并逐户进行分发,做到人人知晓。三是知防护。成立由3个村民代表组成的“劝导小组”,劝导疏散聚集聊天、晒太阳、扎堆买菜的村民,将疫情的严峻性和防护的重要性向村民说透彻、讲明白,督促村民将各项防护举措落实到实际行动,变“要我防”为“我要防”。

重服务,以“情”防疫显温暖。一方面,隔离不隔心,温暖隔离人。针对外地返京需居家隔离观察的人员,由村“两委”干部点对点进行联系,为他们购买生活必需品等物资,截止目前,累计排查管控53人,解除隔离13人。设置应急隔离点,将工作想在前、做在前,将村内的阳光浴室改建为临时隔离点,可临时隔离4人,以应对突发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防疫不防爱,温暖出行人。制定《马坊镇英城村返京务工人员管理办法》《马坊镇英城村村民出入证使用规范说明》,采用“安心卡+三色出入证”的方式,加强对出入本村的返京务工人员和村民进行管理。为在工业园区或物流园区企业工作、在英城村居住的员工发放安心卡,每日填写出入信息及行踪后,可持安心卡出入本村及企业,截止目前,共发放101张。与此同时,将本村居住人口分为“在平谷区范围内工作、生活的”“在平谷区范围外工作、生活的”“仅在村内活动的”三类,分别发放绿色、黄色、红色出入证,提高了通行效率,加强了动态管理,截止目前,共发放2032张“三色出入证”,其中绿色1446张,黄色365张,红色221张。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马坊镇英城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两委”干部模范履责,党员、村民代表带头履职,群众积极参与,形成了村民自治齐抗“疫”的良好氛围。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