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动态
平谷区刘家店镇坚守为民初心 创新基层治理
http://www.bjcc.gov.cn    来源:北京组工网    发布时间:2019-11-1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刘家店镇按照区委总体部署,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探索实施“生态桥”治理工程,以钉钉子精神做细、做精、做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取得扎实成效。

一、牢记初心使命,推进基层治理变革

“初心”是最初本心,“使命”是肩负责任,初心和使命要求我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切实帮助解决群众难题。一是直面现实问题。平谷是农业大区,全区38万亩果树,其中22万亩大桃,解决了10万余人就业,同时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每年产生30万吨废弃枝杈,过去常用堆放、焚烧或填埋等方式处理,严重影响大气、土壤、水质,阻碍出行,引发火灾,成为基层治理的“老大难”,也成为百姓反映最多、最头疼的问题。二是分析深层原因。坚持把人民的需求作为努力方向,把解决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开展调研,分析农业废弃物处理难,主要由于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基层治理等方面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政府、企业、农户、基层党组织形不成合力,政策、资源、产业、信息等缺乏整合,断在了“最后一公里”。三是推进“树枝革命”。经过认真探讨、反复研究,创新提出“生态桥”治理工程,以解决基层治理问题为导向,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以生态循环农业为主要内容,采取“种-养-沼-加”模式,将树枝等农业废弃物加工制成有机肥还田,通过“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运作,搭建金融、行政、运营、产业、信息等链条,建立共治体制和运行机制,打通各主体间断头,凝聚各部门合力,形成基层治理新模式。

二、勇于担当作为,走出绿色富民新路

以闯关夺隘披荆斩棘的勇气、挑重担啃硬骨头的担当、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干劲,全力推进“生态桥”治理工程,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路子。一是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强化改革创新和统筹谋划,以刘家店镇为“生态桥”总部核心,辐射周边6个乡镇;镇、村两级出台政策性、制度性管制和激励措施,干部、党员和村民代表带头,将自家树枝首先运送到“生态桥”基地;利用各类媒体、循环广播,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选树先进典型,结合诚信之星评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形成带动。二是探索政府引导共治。统筹整合各方资源,构建政府、企业、村级、农户、科技“五位一体”合作共赢模式,形成协同共治局面;改变以往按人口或土地面积给予优惠政策方式,创新实施“1:1+X”兑换政策,规定农户只要送来1吨“树枝子”,就可换得1吨市场价格约1500元的“生态桥”有机肥,而且赠送半吨防治果树病虫害的锌铜石灰液等,农户踊跃参与。三是实施信息智能管理。研发“生态桥”手机APP管理平台,进行废弃物称重、信息查询和兑换有机肥,减少人员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农户注册即签署生态文明公约、获取生态信用证,村级组织通过农户提交农业废弃物数量和日常监管巡查检查结果,考核记录农户履行生态文明公约情况,建立起生态信用体系;创新探索生态文明积分,将“生态桥”APP建成支部党建、村级管理、监督检查、生产管理、生态治理、生态教育、信息公开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为农村日常生产生活和基层综合治理探索出一条信息化实现路径。四是推进示范园区建设。在成功试点基础上,按照“绿色、循环、低碳、惠民”理念,整体规划设计“高标准、高效能、现代化、生态化”的“生态桥”示范园,促进生产与生态融合,人文与创意统一,既注重“颜值”体现,又突出科技元素,凸显生产、生态、物流、研究、教育等五大功能,占地71.34亩地,年产有机肥2.5万吨,已通过立项,即将开工建设。

三、筑牢坚实基础,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生态桥”本质是政府统筹经济、社会、生态、民生和基层治理等各项重大工作的一项探索创新,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百姓利益的高度统一,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可持续化筑牢了坚实基础。一是筑牢群众基础。农户每送1吨树枝,便可节省肥料、农药、落果损失等1000余元,切身得到实实在在实惠,感受到村容村貌变化,基层百姓从“站着看”变为“跟着干”。二是筑牢政策基础。发挥政府行政职能作用,制定优化政策,提供场所、贷款贴息、建立“拨改投”等,统筹政策、资源、资金,构建支持保障体系,参与主体从“试着干”变为“踏实干”。三是筑牢制度基础。突出政府立足公益性政策支持、企业生产经营自主、科研机构生产技术标准、村企联动、行政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综合考虑公益性与市场化因素,探索创新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让基层治理从“政府强制”变为“村级自治”。四是筑牢生态基础。将生态建设和“三农”紧密结合,大力推动乡村绿色产业发展,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生态桥”启动以来,收集农业“九废”6万余吨,生产并发放有机肥3万余吨,截止9月30日刘家店镇PM2.5同比下降32.1%,排名全区第一,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五是筑牢信息化基础。通过研发“生态桥”手机APP管理平台,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将生态建设与基层综合治理有机结合,提升了基层自治水平,乡村治理从“粗放低效”变为“集约高效”。


主办:中共北京市委组织部
技术支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