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腿勾住竖直的钢管,另一条腿蹬在脚手架的连接处,身体找到平衡后,叶永青与身旁的工友一起,用双手将钢板拆下,再从脚手架的空隙中送出,递给下层的接应。
30多米的高空,身体全部重心就支撑在这一横一竖两根光秃秃的钢管上。
昨天清晨6点,天还没大亮,架子工叶永青戴着安全帽,拿着工具,搭乘临时施工电梯登上了副中心A1项目主楼的9层,从窗口爬到了楼外的脚手架上。
从这里俯瞰,副中心行政办公区的建设现场,照例是一片繁忙景象。“这个假期,我们都不休息,保障副中心工程进度。”他忙活起来。
脚下,钛蓝色的钢板网和钢管架为A1项目主楼搭建起高效安全的防护体系。而随着工程的快速进展,如今它们的使命已完成。叶永青和工友们的任务就是把它们一一拆除,露出主楼漂亮的外立面。
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1项目工地,工人师傅们拆除钛蓝色承插式钢质防护网。
听上去简单,做起来却难
叶永青说——
架子工都有特殊工作证,经过了重重考核,可第一次上架时,身上虽绑着安全带,腿上还是忍不住颤抖。
平地上简单的动作,到了高空,仿佛都变成另一回事。因此,架子工都比较年轻,最大的只有35岁,否则承受不了这种精神压力。
2米长、0.8米宽的钢板网重量约有八斤,三四个人一组,拆一块要10分钟。150多人拆除,50多人码料,一块块钢板网像积木一样堆叠得严丝合缝,再由吊车运向地面。
一般工地建设的大楼外遮的都是绿纱网,A1项目却独树一帜,率先提出采用钢板网防护。“纱网不耐用,遇上刮风下雨很容易破损,经过除锈涂上钛蓝色的钢板网寿命更长,稳固可靠,还能循环使用。”现场安全总监刘东伟说,这种承插式全钢板防护网已在申请专利。而类似的施工创新,在副中心还有很多很多。
经历了一年多的等待,A1项目终于将在十一假期后,展示出令人期盼已久的容颜。而在这个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共有上万施工人员,挥汗坚守在施工现场,建设崭新的北京城市副中心。
节日里,莫忘了他们的坚守
京平
正值国庆、中秋“双节”假期,大家享受着闲暇时光,感受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朋友圈“摄影大赛”分外火热。而此刻,我们身边还有一道“最美丽的风景”,就是那些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人们。
他们是副中心的建设者,争分夺秒不歇工;他们是维持治安的人民警察,巡逻检查不放松;他们是辛勤的环卫工人,维护城市靓丽整洁;他们是永远在岗的“白衣天使”,时刻呵护市民健康;他们是播撒文明的志愿者,为市民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公共秩序的守护者,在其他人尽情放松、享受假日之时,依然兢兢业业、加班加点。他们所做的,似乎和平日里“没有什么不同”,但恰恰是这种“没有什么不同”,让我们的城市保持了顺畅运转,让我们的生活安全、便利、舒适。
爱岗敬业,无怨坚守,“舍小家为大家”——我们要向这些劳动者真诚地道一声谢,我们要向这些坚守者致以诚挚的敬意。在这些坚守者中,我们看到了大量党员干部的身影,他们一马当先,带头奉献,坚持“干部在岗、群众过节”,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示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这也正是祝福祖国、庆祝佳节的最好方式。
在为坚守者点赞的同时,安享假期的我们或许还可以做更多。比如,文明出游、爱护环境、遵守规则,不为城市运转增添不必要的负担。每一分理解,每一分支持,都是在用行动表达我们对坚守者最真诚的敬意。